|
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“十四五”期间江西这么干为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,近日,《江西省“十四五”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正式印发。目标到2025年,江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30亿斤以上,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079万亩,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.8∶1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00元左右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比降低到2.22∶1。 《规划》从夯实农业生产基础、推进科技与机制创新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、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、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、深化农村改革、健全规划落实机制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江西到底怎么干?小编梳理给你看↓ 1、做强做优赣南脐橙、南丰蜜橘、马家柚、井冈蜜柚、新余蜜橘等柑橘优势区。统筹建设赣州市、宜春市、抚州市、萍乡市、鹰潭市等茶叶产区。提升泰和乌鸡、崇仁麻鸡、宁都黄鸡等地方鸡和特色水禽市场影响力。 2、重点建设2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。以鄱阳湖平原、赣抚平原、吉泰盆地、赣南丘陵盆地、赣西丘陵盆地为重点,加强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。 3、重点建设700万亩(含水稻和油菜籽复种区600万亩)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,严格落实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油菜籽种植任务。加强赣北油菜高产区、京九铁路沿线油菜长廊、浙赣铁路沿线油菜长廊建设。 4、大力推进江西茶叶、赣南脐橙、南丰蜜橘、鄱阳湖水产、有机蔬菜、高山油茶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建设。 5、到2025年,新增10个左右省级工程研究中心,争创1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。 6、到2025年,全省建成2-3个具有规模优势、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。 7、到2025年,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,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%,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%。 8、到2025年,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基本实现设区市全覆盖,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超过1500家,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00个以上、省级示范农垦场20个以上。 9、力争到2025年底,打造“赣鄱正品”子品牌300个,将“湘赣红”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。 10、每县确定1-2个主导产业作为支持重点,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。 11、到2025年,建成10个左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,培育壮大10个左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,建设各类农产品市场60家以上。 12、2025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基本建成,良性运行管理目标基本达到,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。 13、3年内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。 14、到2025年,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96%,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。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%。 15、到2025年,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高质量运行,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成果有效推广。 16、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专项提升行动,完成30个左右的“美丽宜居示范县”创建。 17、积极推进市县“万村码上通”5G+长效管护平台建设,力争全省 95%的村庄纳入平台监管。 18、全省创建30个左右的“美丽活力乡村+民宿”联动建设先行县,创评星级休闲乡村民宿1000家左右,提供村民就近就业岗位3万个左右,带动乡村创业就业30万人,年带动农副产品销售20亿元以上。 19、到2025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教育。 20、计划5年内将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、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。 21、到2025年绿色、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认证数达6000个。 22、到2025年,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200个,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300万亩。 23、到2025年,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57以上。 24、到2025年,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大于80%、力争达到90%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%以上。 25、在瑞昌、湖口、彭泽等长江流域县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减少氮磷流失。 26、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、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、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、退役军人中的党员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。 27、实施村务公开“阳光工程”,发挥村民监督作用,杜绝农村“微腐败”。 28、做大做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、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、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等一批农业职业技术院校。 29、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、村。 30、持续推进鹰潭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萍乡市、新余市等6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。 |